年轻人新玩法,爱上“非遗”手工DIY !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刘晓东)江苏消息:清代诗人刘应宾有诗云:“螺钿妆成翡翠光”。螺钿,以其绚丽的色彩和精湛的技艺令人赞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瑰宝之一,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记者在南京市文化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中心“美育中心”采访获悉,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这项古老又美丽的工艺。
走进非遗文化的世界,仿佛踏入一个充满魅力的时光隧道。记者在美育中心采访,发现前来手工DIY的,竟全部是年轻人。她们大部分穿着汉服和民族服装,梳着美丽的发髻,用镊子、胶水等工具,将颜色绚丽的贝壳碎片,小心翼翼地粘到蝴蝶上,拼凑出妙趣横生的花纹和图案。
(流光溢彩,非遗螺钿。摄影/刘晓东)
汉服爱好者小梁是南京市雨花台区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她热爱中国的汉语言,也热爱传统的汉服文化。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风险。当她在汉服爱好者群里看到南京市文化馆美育中心正在开展“非遗螺钿手工DIY”的活动,她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
小梁说,她不仅是在学习制作一件工艺品,更是在体验一种历史的传承。她会将螺钿的文化和制作体验,在课堂上讲给孩子们听,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解非遗热爱非遗的种子。
(小学语文老师:小梁。摄影/刘晓东)
英俊小生扮相的锦瑟和大家闺秀着装的白吉,是油画专业的学生。她们告诉记者,因为专业的原因,她们喜欢观察更多美学的细节,体验螺钿工艺时感受到的愉悦和心灵归属感,是任何数码产品代替不了的,它让她们激发更多的灵感,找到了流光溢彩的文化绿洲。
(锦瑟和白吉。摄影/刘晓东)
这位身着民族服饰的云南哈尼族女孩,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这种沉浸式的手工DIY,创造力被激发,文化自信也随着作品的诞生逐渐增强。“这是一种从技术再到心理的全方位提升,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每一片螺钿都仿佛在诉说着它千年的故事。”
(正在制作螺钿胸针的哈尼族女孩。摄影/刘晓东)
中国美院雕塑专业毕业、身为画家同时也是美育中心的项目主管赵大乾老师告诉记者,螺钿工艺源远流长,通常分为硬钿、软钿和镌钿三大类,它的每一块光泽的螺片和细微的雕刻,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商代的初露端倪,到唐宋时期的繁荣,再到明清的鼎盛,螺钿不仅是丰富多彩的技艺,更是三千多年来的东方美学的探索和延伸。
(右一:南京市文化馆美育中心项目主管赵大乾老师正在辅导学员。摄影/刘晓东)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非遗手工制作,包括螺钿胸针DIY,美育中心每月平均举办200多场次,令人欣喜的是,其中70%以上都是年轻人。” 赵大乾介绍说。通过亲手感受传统工艺的精髓,年轻人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热爱,这份热情也将成为未来传承的动力。
(这些美丽的螺钿工艺作品,不仅可以看,更能亲手DIY。摄影/刘晓东)
据悉,除了非遗螺钿,美育中心还有非遗花灯、非遗瓷花、非遗传统美食、非遗糕点制作、非遗纸染、非遗彩粽等公益课类,会定期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让广大居民都感受到非遗的魅力!
(图为:云南彝族、新加坡华裔、汉服圈人士和学员姑娘们,在展示自己DIY的螺钿作品。)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