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通报强化重点项目环评保障、积极服务高质量 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2023-02-17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刘易雄  通讯员/王薇 )陕西讯:21610时,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到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李强先生、副处长吕欣芸女士,一级主任科员胡琼之女士,介绍去年以来我厅强化项目环评保障、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宣传教育处副处长杨帆先生主持。

图片1.png杨帆: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及疫情持续反复冲击,我们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落实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稳经济守底线促发展二十三条措施,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稳步推进环评制度改革,实现项目研判宏观化、项目环评精细化、项目准入精准化、项目审查高效化、项目服务优质化,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保障,加快推进环境质量改善,有力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李强先生、副处长吕欣芸女士,一级主任科员胡琼之女士,介绍去年以来我厅强化项目环评保障、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请李强处长介绍有关情况。

李强:

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管理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向大家介绍我厅强化重点项目环评保障、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2022年,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经济保增长工作部署,研究出台《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稳经济守底线促发展二十三条措施》,坚持树立以高质量项目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既守牢生态环境底线,又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实施环评管理“五个提升五个转变”,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省共审批2509个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涉及投资约4271.53亿元。其中我厅完成55个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涉及投资约1195.8亿元。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作以介绍。

一、实施预防提前,推进项目研判向宏观化转变

一是坚决守好生态环境底线。环评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对于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厅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守住生态环境底线的基础上,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聚焦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和“生态环境品质更高”的目标,发挥环评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主体制度作用,将环保法律法规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贯穿环评全过程,从源头严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4个建设项目不予审批。

二是规范“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报请省政府同意,及时调整“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简称“两高”)项目范围和权限,印发《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1年本)》。为进一步明确“两高”项目类别和环评审批范围,印发《关于明确“两高”项目类别和环评审批范围的通知》。落实生态环境部钢铁/焦化、现代煤化工、石化、火电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原则,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三是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从空间维度宏观把握项目环境影响,将源头预防效力向前再延伸。完成各市(区)细化完善成果更新集成,形成了更为精细化的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一张图”,全省共划分31525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依据不同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准入要求,为地方招商引资时宏观研判生态环境影响要素提供坚实基础。建成全省“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数据应用管理平台并上线运行,实现了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数据的展示、管理、查询、分析和统计,社会公众可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官网首页“三线一单”数据管理应用平台登录使用。该平台的建成运行,为各级相关行政部门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为企业项目准入研判和公众环境咨询提供良好服务。印发《陕西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技术指南:环境影响评价(试行)》,在全国较早规范“三线一单”成果在环评领域的应用,为71个规划和重大项目开展“三线一单”成果对照分析服务,比对项目选址与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分布,提出选址选线等优化建议,有效避免项目前期政府决策风险和企业投资风险,保障项目报批和建设进程。

二、实施管理提档,推进项目管控向精细化转变

一是健全重点项目专班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全省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工作专班作用,完善重点项目环评协调服务机制,定期调度重点项目环评进度,及时研究解决项目落地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全力好重大项目环评要素保障。二是建立重点项目环评管理台账。继续主动商请各市(区)和省级相关部门提出项目环评需求,结合全省重点项目清单,建立了包括基础设施、煤炭电力保供、新能源建设、“两高”项目、专项债券等9个类1113个项目的全省重点项目环评管理台账,专人负责推进、主动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服务。三是积极服务重大项目环评审批。争取将我省18个重点项目纳入了生态环境部环评服务台账,持续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部审批的项目环评进度。2022年,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黄蒿界煤矿、新建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引汉济渭(三期)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取得部省两级环评批复。我省54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签约项目全部达到环评要求,实现按期开工建设。

三、实施评价提质,推进项目准入向精准化转变

探索四个试点,积极推进“三线一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系统评价,综合推进碳排放纳入环评,进一步完善评价管理体系,从不同层面综合精准评价项目环境影响,有效提升项目环评效能。

一是以产业园区为切入点,深化产业园区环评联动改革。联合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确定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产业园区,组织开展第二批产业园区环评联动改革试点。完成第一批产业园区环评联动试点中期效果评估。试点通过登记表豁免、告知承诺审批、打捆审批以及简化环评内容等措施,大幅缩短了入园项目环评审批时间,大幅降低了项目入园落地的制度性成本,进一步优化了园区营商环境,很好地发挥了示范效应。据初步统计,目前已39个建设项目享受环评豁免、告知承诺制审批、共享环境监测数据等试点政策红利,涉及总投资超66.19亿元

二是积极争取到建设项目、产业园区和“三线一单”碳排放评价国家试点。探索碳排放纳入环评管理,推动项目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去年,我们圆满完成了煤化工煤电行业碳排放评价试点任务,生态环境部在20227月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我省予以点名表扬。同时,试点促进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了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神木神信热电有限公司2×660MW发电工程等项目顺利获得环评审批。此外,指导纳入国家试点园区的榆林靖边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碳排放内容纳入规划环评体系,强化对涉及“两高”行业项目准入要求。争取到榆林市纳入了国家“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15个城市试点名单。

四、实施审批提速,推进项目审查向高效化转变

一是畅通疫情防控、民生工程、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等项目环评“绿色通道”。适应我省“标准地”改革要求,印发《关于做好“标准地”环评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对于满足“标准地”生态环境管控要求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可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加快推动10个县域(园区)项目建设落地。宝鸡市麟游县已率先用“标准地”区域环评成果指导项目建设。优化项目污染物总量管理,明确对水利水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保供煤矿项目,在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环评审批可不与污染物总量指标挂钩。

二是实施并联审批,其他部门审批事项依法不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优化环评审批流程,实行项目环评即受理即评估、评估审查同步、不见面审批。2022年我厅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间压缩一半以上,其中,报告书项目压缩了67.7%,报告表项目压缩了50.4%

五、实施保障提效,推进项目服务向优质化转变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出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对疫情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审批或豁免环评,有力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二是坚持靠前服务。通过专家指导、视频会商等方式,对完成环评文件编制但还在解决政策制约的32个重点项目提前介入技术服务,指导完善项目环评文件。主动34家保供煤矿企业发放保供煤矿环评审批服务单,西湾露天煤矿、大海则煤矿等保供煤矿已取得环评批复,推动煤炭行业优质产能释放。持续开展环评服务走基层活动,深入渭南、榆林、汉中等地现场为市县政府、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答疑解惑,对属于市县权限范围内事项予以具体指导,力争把问题解决在一线。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修订印发《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廉政风险防控办法》,明确廉政具体要求,推动依法行政审批。组织两期覆盖全省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和相关行政审批部门管理人员的环评管理培训班,对线上线下440余人开展了建设项目环评管理最新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方面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全省环评管理队伍的能力水平。

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我厅提前谋划高质量项目推进工作,主动对接发改、工信、水利、交通等部门和各市(区)政府,已征集到需部、省环评支持服务的项目99个。对延安2×350兆瓦热电联产工程等5个重点项目提前开展环评文件技术服务,继续为剩余8家保供煤矿企业提供环评服务。2023年以来,我厅已审批留坝至凤县天然气输气管线工程等9个项目环评文件。

下一步,我厅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有关要求,完善环评审批服务台账、绿色通道和环评服务协调机制;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环评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在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的基础上,为重大投资项目提供从环评文件编制到环评审批的全过程保障;加强与生态环境部的沟通协调,推进部批项目审批进度;继续开展环评服务走基层活动,做好对市县审批项目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强化重点行业环评管理,继续探索碳排放评价,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力助推我省高质量发展。

以上就是今天发布的内容,谢谢大家!

杨帆:

谢谢李强处长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报一下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陕西日报记者:

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环评是高质量项目的重要要素保障,请问今年在推进高质量项目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吕欣云: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三个年”活动,作为生态环境部门我们要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做好重点项目环评要素保障服务,助推全省高质量项目建设。

一是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落实环评集体审查制度,加强重点行业环评管理,依法依规严格生态环境准入。在项目环评审批中,重点关注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划等要求,避免出现触碰法律底线的“硬伤”。严格审查涉“两高”行业的综合性规划和工业、能源等专项规划环评,优化“两高”行业规划布局、产业结构与实施时序,从严控制“两高”项目建设。

二是主动靠前服务。征集2023年需环评支持的项目,建立包括省级重点项目、交通、水利、新能源等行业的环评服务审批台账,对台账内的项目专人负责、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提供精准的全过程服务。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重点项目,实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对环境影响风险可控的项目,实行容缺预审,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对存在环境制约因素,已经完成环评编制任务的项目,提前组织技术审查,指导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优化调整;对尚未开展或完成环评编制任务的项目,提前研判,一次性告知审批要求以及需要前期完成的工作,在项目正式受理后,节约评估时间,提升审批效率。

三是提升项目环评效能。持续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政策制定、规划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城镇建设、园区管理以及重点项目选址中的应用。强化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对位于已开展规划环评的相关产业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简化环评编制内容、登记表豁免等措施。强化“标准地”区域环评工作措施,鼓励各市(区)对已完成出让的“标准地”内符合告知承诺制审批条件的建设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缩减环评审批时间。

图片2.png

中国发布网记者:

刚才的介绍中提到,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是我省的一项创新性工作,请问这项工作进展情况以及目前取得哪些具体成效?下一步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胡琼之:

谢谢您的提问!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深化环评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012月我厅印发《关于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的通知》,在全省启动联动试点工作。经园区申报,部门联合审核,20215月,我厅联合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确定在宝鸡市姜谭经济技术开发区、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林工业园片区和科技生态新城片区)组织开展第一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20222月,三部门联合发文又确定在陕西澄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旬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4个园区开展第二批试点区,试点时间到今年年底。试点探索在规划及规划环评符合法律要求的园区实施登记表豁免、告知承诺制审批、打捆审批以及简化环评内容等措施,推动入园建设项目尽快落地。三部门在2022年组织了第一批试点园区中期效果评估,从评估结果上看,第一批试点适应新时期环评制度改革方向,探索了“三线一单”、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融合评价的新路子,在强化宏观管控、提升园区环境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示范效应,通过实施试点,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以“三线一单”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评价管理体系。改革试点运用“三线一单”决策源头的生态环境精细化、系统化和空间化管理要求,在规划环评过程中,明确园区环境准入条件及管控要求,细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项目落地提供“快而准”的环境准入指引。同时对不符合空间布局要求、产业定位以及与规划环评有冲突的建设项目,将有关制约因素提前告知企业,规避企业投资风险。

二是以规划环评为引领不断强化环评源头管理效能。通过试点,当地政府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着眼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突出重点问题,强化规划和规划环评引领,在项目整体谋划上主动做好加法。建立“高标准协调、高质量服务、高水平防范、高效益共赢”的互促联动机制,以“十四五”各项规划集中编制为契机,实施市县联动、管批联动、政企联动,积极推动规划环评落实,进一步优化环评管理效能。

三是以改革试点为动力大力提升园区管理水平。试点工作夯实了园区常态化督导检查工作机制,使其由原来的被动监管转变为主动作为。同时,试点工作加快了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试点园区中凤翔高新区完成了科技新城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了园区环境质量动态监测评估工作;姜谭经开区先后建成大气自动监测点两处,并计划建设集“污染监测-追踪溯源-治理评估-预警预报”的管理系统。在试点园区的带领下,宝鸡区域内产业园区开展“对标先进查找差距”,积极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如岐山、扶风、眉县、凤县4个县启动了新一轮规划环评工作;蟠龙新区、高新科技新城2个园区完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

下一步,我厅将全面总结两批园区试点工作,继续深入推进试点改革,为全省产业园区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是建立主管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联合调度通报共享各地试点经验,指导园区用好政策、用活政策。二是建立“联动试点”工作保障机制,加强环评、排污许可和执法检查联动,积极推进形成以省级主管部门和市级政府为主体的双促机制。三是推动园区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夯实园区管理机构生态环境主体责任,逐步推进园区环境监测控制网络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中国环境报记者:

请问我省“三线一单”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具有哪些功能、如何使用?

吕欣云:

谢谢您的提问!我厅于2021年启动建设我省“三线一单”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平台于2022年正式上线运行,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图服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覆盖全省地市、县区全域,实现了全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数据的展示、管理、查询、分析和统计。管理部门和企业、公众可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官网登录平台并免费使用。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一张图”展示查询。依托平台可随时查询我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数据,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成果,融合大气、水、土壤、资源等要素。二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数据信息化,同时集合国家和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实现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清单化和空间化。三是生态环境准入管控智能研判分析。平台用户可上传建设项目或规划的选址、选线信息,系统可自动生成建设项目或规划与管控单元对照分析报告,明确生态环境管控准入要求,为项目准入、规划编制、政府审批提供智能化服务,有效避免政府和企业决策投资的风险。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煤化工、煤电行业碳评价试点对推动我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何成效及积极作用?

胡琼之:

谢谢您的提问!生态环境部确定我省作为西北唯一试点省份承担煤化工行业项目试点任务,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们增加了煤电行业试点,通过试点取得以下成效:

一是基本摸清碳排放水平。通过对16家煤化工企业以及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的63家煤电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核算了煤化工行业甲醇、烯烃、合成氨三种煤化工装置和煤电行业产品碳排放水平。

二是确定碳排放环评指标与标准。通过确定核算范围和边界、统一参数取值等完善了我省煤化工、煤电行业碳排放量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论证明确煤化工行业三种装置、煤电行业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基准线参考值。修订了《陕西省煤化工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陕西省煤电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为我省煤化工、煤电行业碳排放纳入环评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提出减污降碳措施建议。总结了煤化工和煤电行业减污降碳的有效措施,提出了环评审批有关要求,细化了环评报告碳排放评价专章具体内容,明确了环评批复以及排污许可管理中需要衔接环评报告的内容。为我省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国家制定相关碳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等提供了支持。

0 0評論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相關評論

取消
技術支持: 淘福
  • 首页
  • 手机版
  • 电脑版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