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如何稳住“米袋子”“菜篮子”?

作者: 刘晓东 【 原創 】 2022-09-27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刘晓东 )江苏消息:一年一度的秋收已近,农民朋友们有很多焦心的热点问题。比如面对气候异常投入增加,如何保障农民丰产增收?农村厕所改造 ,如何让“一时好”变“永久好”?农机补贴迟迟未发,到底卡在哪里?禁用渔具取缔难,“清网”攻坚如何长效治理?……  


为了更好地答复并广而告之,9月27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时云;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朱国兵,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走进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活动现场,进行详细解答。 

 3.jpg



 热点1:


气候异常投入增加,

如何保障农民丰产增收?


 网友“芙蓉花开”第一个提出问题。她说:我是高邮的一名种粮户,今年种粮真的特别不容易,夏天高温干旱缺水,田里像马唐草、稗草这样的恶性杂草是往年的数倍,另外人工除草、灌溉等费用加起来每亩地也比往年多投入五六十块。眼看着秋收要到了,不知道今年辛苦种的粮食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希望农业部门在这个关键节点能给予更多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


1.jpg



网友“紫柠檬”也提出和粮食、菜价相关问题。她说:今年极端天气频发,又撞上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加上国际粮价波动频繁,这些叠加因素,后续是否会影响到市场上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价格? 

 2.jpg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对此详细答复说:第一,从粮食来看,江苏夏粮实现四连增,今年增产大概3.9亿斤。秋粮虽然遭遇高温干旱,但是采取了很多措施把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而且江苏是以粳稻为主,错开了高温季节,所以没有受到影响。另外今年秋粮增加了80000亩的面积,所以还是丰收的局面。畜禽、猪肉、水产、鸡蛋都是量足价稳,对价格、市场的预期,包括稳住经济大盘,农业生产都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挑战影响很多,但大家放心,生产这一块保得足。最后十几天正是灌浆接穗期间,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技术指导组会下沉一线,指导农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落实好单产总产。


第二,我省会保证机械化作业,目前联合收割机已经准备了12万台,靠机械化防止恶劣天气影响收割,同时通过机械服务开展“三优一免”活动,帮助农民减少支出、增加收益。


第三,推动秋粮收购收储。利用仓储设施尽快把粮食收储,减少农民因天气原因而可能造成的收入减少,在收购收储上加大力度、推进工作,确保农民在秋粮丰产的基础上丰收。组织一些粮食消费集团帮农民消费粮食,通过供销部门、销售部门积极促销粮食。


 此外,在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方面,不仅是老百姓关心,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


粮食:夏收增收,秋收也是丰产局面,我们的饭碗是端得牢牢的。


蔬菜:江苏每年蔬菜种植2100万亩,菜够吃,高温干旱持续对夏季蔬菜供应有所影响,通过9月份补齐幼苗,价格也是稳定的。


猪肉:去年养殖企业亏损,猪肉价格很低,近期猪肉价格有小幅的波动,但涨幅不是很大,现在数量充足,后期价格小幅波动还是会有,但大起大落不太可能。


水产品:今年高温干旱对螃蟹有影响,个头可能小,数量可能会少,价格会略有上涨。好消息是国庆前,黄鱼、鳊鱼、鲳鱼这些海鲜食品会大量上市,所以国庆期间的菜品,无论品种还是鲜食美味会很多,会丰富大家的国庆生活。


热点2:


农村厕所改造 ,

如何让“一时好”变“永久好”?


曾经,谈及农村“茅厕”,很多人对此都印象不佳。冬天冷,夏天臭,有时还无处下脚,如厕难成为日常生活里的“难言之隐”。而近年来,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进,江苏省农村厕所问题大为改观。不过就在这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一些村民对于怎么改、怎么补贴、改厕要不要收费等问题仍有疑惑。



2.jpg


对此,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朱国兵解答说:农村改厕,各级政府都加大了财政补助的力度。


省里对农村新建厕所补助1000元,对整改达标的补助500元,按照这个标准对县区进行奖补,市县也在加大补助的力度。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化粪池的建设;二是到户管网的建设;三是坐便器。这三块是由政府来补助的,其余的由农民群众自己负担。如何保证厕所质量,一是选准技术路线统一采购,二是由厂家提供质保和维护,三是由质检部门进行抽检。因此,户厕质量还是能够得到保证的,如果发现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反映。

 朱国兵介绍说,省委、省政府从2016年起,就开始农村厕所革命,正因为起步早所以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还没有改;二是部分整改后因为时间比较长,技术标准比较低,存在不好用,老百姓不想用等问题,急需进一步提升。对下一阶段农村改厕,除无人户、特殊情况外,我省将全面消除旱厕,鼓励推动两个转变:由室外向室内转变,由厕所向卫生间转变。


同时也强调调动政府和农民的积极性,特别强调在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愿意改就改,如果坚持不改也可以先放一放、缓一缓,等想通了想明白了再改。今年,全省要完成农村改厕41万多户,其中新建16万户,整改达标25万多户。


热点3:


农机补贴迟迟未发,

到底卡在哪里?


直播现场,灌云县的王先生通过电话向《政风热线》反映:去年八月他购买了一台农用收割机,可一年多过去了,本该发放的农机补贴却还没领到。


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农机补贴需要通过APP申请,由于申请较多,一次申请名额有限,必须抢名额才能拿到补贴,对那些系统软件操作不太熟练的农民来说,确实是一件麻烦事。而王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省内很多地方的购机者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1.jpg



对此,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农机行业发展处处长孙俊华解答说:购机补贴是全国统一执行的惠农强农政策,距今实施已是第19个年头。购机补贴是3年一调整,2021年到2023年的政策,就做了一次较大调整:国家层面为控制资金总量,一个阶段的补贴设定了100亿的上限,达到可用资金100亿时系统会自动停止申请,所以老百姓产生了担忧。


目前来说,还是有两个利好:一是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已经发出文件,停止执行100亿上限的规定,有多少需求都可以进行申请;二是为便利老百姓申请补贴,全国补贴系统正重新开发和优化,正在全国五省进行试点,然后会在全国推行应用。


“估计11月江苏就能应用,到那时所有的购机者都可以敞开申请。”孙俊华说,因为江苏的农机更新迭代非常快,需求非常大,省农业农村厅跟省财政厅也商定在年底前会追加一部分资金,来满足本省购机者的部分需求。另外按照国家规定,这个资金是两年滚动使用,在12月份之前,明年的第一批预付资金也会下发,今年绝大部分购机者都能拿到补贴。


下一步,我省还会从这几个方面努力:一是,优化补贴的办理程序,除了APP、电脑端这些以外,我们已经做到上牌的拖拉机、收割机可以通过照片直接比对,不需要开着农机去申请补贴。二是,根据机具饱和程度,进行补贴机具品目的优化,来满足农民对购机普惠共享的需求。三是,会通过培训来提高基层办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围绕普惠共享的目标,让江苏购机者有一个比较满意的感受。


热点4:


禁用渔具取缔难,

“清网”攻坚如何长效治理? 


在保护环境理念日益增强的今天,水域生态安全也受到广大群众的关心。


昆山市民向《政风热线》反映: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在当地一些镇村河道中,违法设置地笼网等定制渔具,不仅对渔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也危害了水域生态安全。还有知情者透露,一些小河河道被放置了二三百个地笼网,而大河的地笼网直接沉到河底,让执法人员难以发现。这些地笼网大鱼小虾通吃,属于“绝户网”。



1.jpg


对此,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袁继栋虽然没能在直播现场,但通过现场连线,也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答复。


目前存在的执法难点,主要是地笼网捕捞强度小,作业效率又特别高,同时购买成本相对又低,还有一定的隐蔽性,随着当前电商平台跟网络销售的发达,购买也特别方便,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市农业农村局进行源头上的管控。


当前,针对地笼网整治,昆山采取的方法是经常开展常态化的“回头看”,特别是进一步完善压实村级长效巡查、市级重点打击的常态化整治体系。河道管理保洁队伍是网格化整治队伍中的重要力量,由市级、区镇常态化的组织指导这个队伍,结合自身其他工作开展日常巡查,通过他们及时发现,然后统一登记上缴到管理部门清理整治。


同时,把执法权下放到区镇综合执法局,以便其在一线开展打击。 

 1.jpg


江苏省渔业执法监督中心主任王新勇,在直播现场也表示,地笼网由于它的选择性差,大鱼、小鱼、河虾种类不分,对渔业资源破坏程度比较大,如果在长江干流和保护区捕捞有更重的罚则,甚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各级农业农村渔政执法监督机构这几年一直在认真开展中国渔政“亮剑”行动,开展各项专项执法行动,紧盯重点时段,紧盯重点水域,坚持24小时巡查。


针对群众和短视频中反映的问题,第一,全省将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指导各地开展“专防”+“群防”工作。“专防”就是专业的行政执法人员,群防就是进一步发展一批巡护员发挥网格员的作用,发动群众举报监督,维护渔业秩序。第二,指导各地“人防”+“技防”。江苏水域非常开阔,全省将加强视频监控、无人机、无人船等这些科技手段的投入,利用大数据和AR人工识别加强技防建设,以此来加强日常监管。第三,会指导各地加强与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合作,探索源头管控,购买地笼网的实行承诺和备案制,实现可以溯源!



0 阅读 0評論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相關評論

取消
技術支持: 淘福
  • 首页
  • 手机版
  • 电脑版
  • 会员